1、根据《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DL/T 5352—2018)第1条规定,主控制楼、屋内配电装置楼各层及电缆夹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其中1个安全出口可通往室外楼梯。当屋内配电装置楼长度超过60m时,应加设中间安全出口,配电装置室内任一点到房间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15m。
2、《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19)第5条规定,配电装置室房间内任一点到房间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15m。
3、甲、乙类厂房内不应设置,确需贴邻:要求耐火等级大于等于二级和大于等于00h的防爆墙加独立安全出口。 (2)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且不应贴邻。 变、配电站 (1)如果生产上确有需要,允许在厂房的一面外墙贴邻建造专为甲类或乙类厂房服务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站,并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
4、宿舍、办公用房等临时用房的建筑构件应为A级,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面积不应大于300平方米。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等应满足特定要求,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距离不应超过15米,房门净宽不应小于0.8米。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5、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应***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11 位于墙、楼板两侧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之间的风管外壁应***取防火保护措施。
1、房间的疏散门设计办公建筑中当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2;可设置1个疏散门,当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0m、可设置1个疏散门,其它情况的房间疏散门不少于两个,且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m。
2、办公楼的疏散走道设计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首先,疏散走道8米高度范围内不宜设置管道、门垛等凸出物,以免阻碍人员通行。其次,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以确保火灾时人员能够迅速疏散。关于疏散走道的宽度,不同类型的建筑有不同的要求。
3、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5m。2 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户门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5m;当户门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m。
4、办公室的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置两个安全疏散口,疏散口要合理分散设置,不能集中,最好设置于一个防火分区空间的两端,以保证区内各个空间至疏散口的最短距离。防火分区各个空间的门至疏散口的最大距离应小于30m,位于袋形走廊两侧或尽端的房间门至安全疏散口的最大距离应小于15m。
1、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共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房间位于2 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
2、设有不少于两个疏散楼梯的一级、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如顶层局部升高时,其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每层面积不超过200m,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楼梯,但应另设一个直通屋面的安全出口。
3、根据相关规范,对于建筑面积超过200平方米且居住人数超过50人的建筑,建议设置2个疏散楼梯。对于3层及以上的建筑,无论其建筑面积大小,都必须设置2个疏散楼梯以确保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在高层民用建筑中,单元式住宅楼的每个单元可以设置一个疏散楼梯,但这个楼梯应当通往建筑的顶部。
4、设有不少于2个疏散楼梯的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如顶层局部升高时,其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每层面积不超过200平方米,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楼梯,但应另设一个直通平屋面的安全出口。 九层及九层以下,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楼梯。
关于疏散门之间最小直线距离和疏散门间距要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疏散门间距要求、疏散门之间最小直线距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下一篇
三门一窗直线好不好